福建南安:“三聯三共”模式激活新業態黨建新動能
中共南安市委組織部
近年來,福建省南安市聚焦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主管責任不清晰、黨組織組建難、作用發揮難等問題,積極探索實踐,創建深化“三聯三共”模式,推動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破題增效。

▲南安市委統戰部、南安市新階聯組織開展新就業群體“微心愿”認領活動
聯商共抓,明晰黨建“誰負責”
抓體系。按照統籌協調、橫縱聯動方式,明確組織部門、兩新工委牽頭抓總,交通、市監、商務等部門齊抓共管,鄉鎮(街道)、村(社區)兜底管理,新業態企業直接負責的工作矩陣,形成“屬地為主、條塊結合、多方聯動”的新業態企業黨組織管理體系。
建機制。制定新業態行業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商議新業態黨建工作,建立信息互通、服務聯動、難題共解等機制。今年來,召開聯席會議4場次,收集關于加強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的意見建議8條,聯動交通、公安、教育等部門協調解決新就業群體子女落戶、就學等問題12個。

▲溪美街道白沙崎社區“黨建+”鄰里中心邀請新就業群體參加“慶元宵 親子DIY”活動
壓責任。制定印發《關于開展“‘新’心向黨 融‘新’共治”行動 加強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的實施方案》,將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納入鄉鎮(街道)績效考評重要內容,細化摸排建檔、推進組織覆蓋、建立積分考核體系等8項具體任務,責任單位涉及22個市直部門、28個鄉鎮(街道、開發區)。

▲南安市組建婦聯巾幗騎手宣傳隊
聯建共促,解決組織“怎么建”
上下聯動摸清底數。建立“組織部門+行業部門+街道、社區+新業態企業”四級聯查摸排機制,對轄區內新就業群體進行“地毯式”摸排,分類建立“從業人員”“黨組織”“黨員”三本工作臺賬,實行動態管理。去年以來,通過開展“黨員找組織、組織找黨員”活動,摸排出新就業群體“游離”黨員30余名。

▲騎手洪成木“兼職”為走失人員尋親,4年來,共幫助80多名走失者回家,其個人獲評“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榮譽稱號。
點面結合分類組建。堅持“一企一策”,通過區域聯建、行業統建、黨建聯絡員指導等點面結合方式抓好黨組織組建,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目前已組建黨支部12個。選派10名黨建聯絡員掛鉤聯系16家規模較小、暫時不具備組建黨組織條件的新業態企業,指導先行建立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為組建黨組織奠定基礎。
內外兼培配強力量。針對新業態小微企業黨建工作力量弱、黨務人員匱乏的現狀,探索推行“3+12”機制,從組織部門、行業主管部門、新業態企業所在地鄉鎮(街道)分別選派干部掛鉤新業態企業黨支部,并嚴格甄別、遴選認真負責、年輕有活力的新業態企業黨員管理人員擔任黨支部書記,積極打造“專兼結合”黨建工作隊伍。深入開展“培育強新”行動,實施入黨積極分子專項培育計劃,今年來,新就業群體遞交入黨申請書120余份,確定入黨積極分子25名。
聯享共融,引導隊伍“起作用”
搭建服務平臺。結合創建“黨建+”鄰里中心、戶外勞動者驛站等,在全市快遞小哥集聚的區域建設42個暖“XIN”驛站、黨員加油站,推行“8+N”服務,設置圖書角,配備空調、微波爐、應急醫療包等設施,免費提供飲水、手機充電等8項常規標準化服務及心理咨詢等N項個性化服務。聯合工會、婦聯等部門,不定期開展“夏日送清涼”、愛心義診義剪、愛心暑托班等溫暖關懷行動。自2022年,累計組織關愛慰問活動200余場次,為新就業群體購買意外險2700余份,以暖心服務增進新就業群體的社會融入感。
搭建教育平臺。以適應新就業群體特點,依托暖“XIN”驛站、黨員加油站等場所,利用碎片化時間組織微黨課宣講、網上微研討等“短平快”的學習活動,建強新就業群體黨員黨性修養與理論學習水平。先后組織開展了“先鋒說”微黨課宣講、“‘新’心向黨 情滿武榮”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等活動,覆蓋快遞員、外賣員等新就業群體人員500余名。

▲外賣騎手黨員、志愿者投身“杜蘇芮”臺風災后重建
搭建賦能平臺。深入開展“紅馬甲”行動,組建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巾幗服務隊等14支隊伍,組織號召全市1200多名新就業群體人員到暖“XIN”驛站、社區備案報到,選聘500多名兼職村(社區)網格員,充分發揮熟悉地情人情優勢,當好“五員”(安全治安巡邏員、食品衛生監督員、突發情況預警員、城市文明示范員、法規政策宣傳員)。2023年7月,111名外賣騎手黨員、志愿者積極投身“杜蘇芮”臺風災后重建,配合市政部門分批分區域清理路面樹干樹枝、淤泥和其他遮擋物,充分展現“新”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