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主角寄語
救助飛行從來沒有男女的差別,只有行與不行的差別。救人于危難是我的初心,守護東海海域是我堅守的使命。
——宋寅
□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見習記者 程瀏可
雖然早就聽過“中國最帥女機長”的名號,但在剛見到東海第一救助飛行隊搜救教員機長宋寅時,她身著救援制服的英姿還是讓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的敬意不禁油然而生。記者注意到,宋寅的臉頰上已經有些許曬出的雀斑,或許這就是她一次次迎著日光飛向海洋的見證。
“這是我小時候坐玩具飛機留下的照片,聽媽媽說當時我在飛機上待了好久都不肯下來?!彼我浾叻窒硭奈⑿蓬^像時略顯害羞,或許那時候就注定了她和飛機的緣分。但如今的宋寅,已經不再是那個坐在玩具飛機上的小孩子,而是一名駕駛著直升機,給茫茫大海中的遇險者帶來一線生機的搜救機長。
經受考驗 書寫安全答卷
海上救援是高風險的工作,在非航空載艦上起降直升機,飛行員的危險概率約為宇航員的5倍、噴氣式轟炸機飛行員的10倍、民航飛行員的54倍。然而,這些數字從來沒有成為宋寅堅持做海上救援的阻礙,在宋寅看來,“給海上遇險者帶來生的希望,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工作之一?!?/p>
宋寅告訴記者,海上救援的危險有三個方面。首先是未知因素,目標點距離、天氣實況和預計變化、現場突發情況等,都需要救援人員具備極強的臨場應變能力。其次是飛機飛行本身有低高度懸停風險,不同于大飛機在高空狀態下有余地處置突發狀況,直升機救援由于性能和反應時間、空間受限,一旦發生意外可能就會命懸一線。最后是救生員所面對的危險,海上實際救援不是訓練場,由于風浪影響,救生員會來回打轉甚至由于背對障礙物而遭受撞擊,這就需要絞車手、副駕駛、機長緊密配合,穩住救生員位置以確保安全。
讓宋寅印象深刻的是一次火中救援任務。2016年12月27日,東海一艘漁船失火,由于海上風浪大,火勢越來越兇猛。接到救助指令后,宋寅率機組立即出動。飛行到一半時,宋寅接到最新信息,出事位置與原本計算位置相差二三十海里,這意味著必須在更短時間內完成救助。宋寅看了看飛機油量,調整航向后決定繼續飛。
到達出事海域后,海面上已經是濃煙滾滾,宋寅駕駛飛機冷靜地避開上躥的火焰,繞到離著火艙較遠的位置??紤]到船上有油箱,隨時有可能發生爆炸,宋寅將飛機懸停高度從20米調整到40米高。然而飛機停得越高,救援繩越容易晃動,加之此刻船只的劇烈搖晃,飛機的一點點波動都可能讓通過絞車吊運下去的救生員撞到障礙物?!拔腋嬖V自己,我就是機組的‘定海神針’”,關鍵時刻,宋寅屏住呼吸,通過絞車手精準的口令和自己的經驗將飛機穩住,救生員抓住機會立刻實施營救,最終機組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救援?!斑@是上海入冬后最冷的一天,也是最溫暖的一天?!苯Y束后,宋寅用一句簡單的話總結了這次驚心動魄的救援經歷。
十幾年的救援生涯,宋寅堅守著“把生的希望送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救撈精神,守護著東海海域。作為飛行部門的管理者,宋寅帶領部門人員開展各項飛行訓練與值班、飛行安全學習以及裝備管理工作。在她提議下,飛行部建立內部《安全信息報告》制度,收集不同任務形式下的飛行危險源,減少不安全事件的發生。她還結合救援工作實際,參與授課,交流和分享經驗,有力地提升了飛行人員的理論與技術水平。
勇于探索 提升海上救援能力
作為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宋寅帶領著飛行隊隊員們長期堅守在東海海域的救助一線。
2017年,初任上海市黨代表的宋寅在參加上海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時提出海上救助“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海上救援一直有一個痛點,常規的海上救援會先通過直升機將傷員帶回機場,再由救護車通過陸運送至醫院,難免會因為交通擁堵等問題而錯過黃金救援時間?!?/p>
在和團隊多次討論、嘗試后,宋寅提出建議,能否有更多醫院建設和開放直升機停機坪,從而解決運送傷員“最后一公里”的問題。終于,在各方共同努力和協調下,2021年12月,東海救助局與瑞金醫院正式簽訂合作協議,這也標志著東海救助局上海片區海上救助直通醫院綠色通道正式建立,打通了“海上救助‘最后一公里’”。
2021年,宋寅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16名成員分為青年理論學習組和飛行救助技術研究組,在理論基礎與技術實踐上不斷突破創新,讓救援工作更安全、高效、順暢。
2022年的夏天,正在單位值班的宋寅接到命令,要求趕往東海海域營救一名突發熱射病的漁民。熱射病屬于急癥,若無法得到及時妥善的救治,死亡率可高達80%。宋寅和救援隊員們爭分奪秒,通過綠色通道將患者及時送至瑞金醫院,最終這位漁民得到及時救治,康復出院?!翱吹剿祻统鲈?,我感覺這一切都是有意義的?!彼我貞浀?。據了解,目前“最后一公里”的海上救助模式進一步被應用,東海救助局于去年10月份與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簽訂合作協議,為東海海域救援工作又增添了一份助力。
解決了“最后一公里”的難題,宋寅又將目光放到了“最前一公里”——可否將醫護人員帶至救援現場以便在最短的時間內采取急救措施?!熬仍淖罱K目的是維護生命安全?!彼我忉尩?,除了人員落水、船舶故障等,轉運受傷船員也是救援工作的重要內容,但如果傷員在轉運途中缺乏及時、專業的醫療救治,可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
為此,宋寅在東海救助局與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開展支部共建活動時提出,雙方發揮各自專業優勢,有針對性地對醫護人員進行航空醫療救援操作培訓,有救援任務時,醫護人員可以一起到現場實施救治。這一提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據了解,自9月建立“最前一公里”合作機制后,醫護人員隨機組救援的任務已經有3起,“海上飛鷹”與“白衣天使”一同筑起守護生命的長城。
“在創新的道路上,自主研發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彼我钪诵募夹g的重要性。針對采購直升機制造廠家西科斯基的備件價格高昂且供貨周期長的“卡脖子”問題,她帶領團隊成員自行設計圖紙,歷時2個月完成S76直升機滑動門手柄自制工作,縮短了供貨周期近6個月,節約經費約30萬元,有效保證了直升機適航率。
突破界限 彰顯女性之力
宋寅畢業于上海海事大學航海系,早在大學時期就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2007年,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局到上海海事大學招飛時取消了性別限制,各項素質都十分優秀的宋寅經過層層選拔成為一名準飛行員。經過幾年的磨煉和成長,2015年,宋寅升任為機長,成為全國僅有的兩名女搜救機長之一。
海上搜救是一項高危險系數的工作,需要直面生死考驗。然而不管有多危險,都未曾磨滅宋寅對海上救助事業的忠誠和熱愛。宋寅告訴記者,她一直銘記師父告訴她的一句話——“人的能力是有邊界的,要不斷拓寬這個界限?!苯陙?,宋寅不斷挑戰高難度飛行訓練——參與低能見度儀表飛行、夜航搜救、船載機等。
安全飛行3467小時,執行救援任務324起,成功營救230名遇險人員……從接受飛行培訓到成長為我國第一代女搜救機長,宋寅用一次次化險為夷的緊急救援在海洋上空展現出非凡的巾幗力量。
今年“三八”國際婦女節前,宋寅入選2023年“最美巾幗奮斗者”。作為我國第一代女搜救機長,宋寅長期扎根在東海救助一線,在最艱難危險的地方展現著女性的勇敢與魄力。
宋寅在很多場合都會被問到“作為女性,是否應該從事這個行業”的問題。在她看來,性別不應該成為一種界限,救助飛行從來沒有男女的差別,只有行與不行的差別。